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修建的17个军事要塞
2025-04-26 13:48:33
一代枭雄侬智高
一代枭雄侬智高
文/农居波
一、侬氏家族威武显荣
侬智高是我国古代壮族领袖、民族英雄。傥犹州所辖之安德州乃侬智高出生地。侬智高在安德州出生,在傥犹州长大成材。现存的靖西县坡州侬智高洞,系侬智高据傥犹州称帝建大历国及抗击外交趾入侵的主要据点遗址。父亲侬全福任傥犹州知州时与武勒州知州侬当道胞姊阿侬结婚,公元1015年生侬智高。侬智高乃将门之后,其祖父农猷,山西雁门人氏,曾任太原总兵,都督上将等职,戍马半生,三次迁徒,经湖南、浙江一带平乱,获宋世宗皇帝赏职,任湖南、浙江地方官,后宋帝又派往粤东任职,再后来又服从宋帝派往粤西治乱、抗交趾、护民安,不久病故,据传葬于傥犹州下峒区域的龙虎山吉地(据祖传农猷从山西三次迁徒、至粤西后,又称侬猷,祖传农侬同祖同源一家人)。当时,韦、黄、周、侬四大姓称雄于广源州,在相互的争夺中,侬姓占了上风,侬智高首任广源州大首领。侬智高时年廿四,遂与母复据傥犹,1041年称帝建大历国,抗敌安民。随后,傥犹州沦于交趾,侬智高移居安德州,1045年建立南天国,年号景瑞。侬智高秉承祖训,文武全才,勇而善用兵,经数年厉兵秣马,终于在1048年击溃外寇,收复广源、傥犹二州,继续统制左右江,声威大振。但宋廷昏庸,丧权辱国,仍视侬智高为异己,一再拒附。不许朝贡,严禁互市,同时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左右江各溪峒首领如黄守陵、韦老宏等均与侬智高结盟,救亡图存。侬智高七次上贡上书请求内附不成,顺应民心,于1052年农历四月初六在安德州举旗起义,以战逼附。义军五千,浩浩荡荡,破横山寨,开仓济民。五月初一攻占邕州,严惩宋赃官知州陈珙,建大南国,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继而乘胜东进,两旬内连破横、贵、浔、龚、藤、梧、封、康、端等九个州郡,夺三水,一路人心归附,队伍猛增至五万余人。攻广州五十七日不克,遂调兵回邕,沿途击败宋军,陷清远,破杨畋部八千士卒于英州,杀张忠、蒋偕两员大将于贺州,歼桂、宜、柳三州兵马于龙岫峒,重创杨文广兄妹所部于桂北,消灭陈曙部八千精兵于金城驿,大将陈曙毙命,桂州知州余靖龟缩避战,邕州知州宋克隆弃城逃遁。侬智高逐鹿千里,战果辉煌,威震华夏。
古代西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民族活跃的区域,也是中原王朝统治较为薄弱的地区。在少数民族的管理方面,历代王朝大多实行羁縻政策,即授以部族首领官职,允许其自行处置族内事务,同时将部族所在地设为羁縻州,以区别正常的行政区域,类似于如今少数民族的自治县、自治州一样。
二、 智高忠义七书请附
当年,交趾举兵在武勒州捕捉侬智高的父亲侬全福和兄长时,幸好14岁的侬智高与母亲阿侬转回到故乡安德州。1041年,侬智高母子出据傥犹州建立“大历国”。交趾出兵讨伐,侬智高战败被擒,被押至交趾京师。李德政见其父兄被诛,并未能征服侬氏势力,将侬智高释放回籍,又授以广源州知州衔,划雷、火、戚、婆四洞及思琅州(龙州金龙以西的越南境)归其管理。两年后又给他赐都印,拜为“太保”。以此笼络侬智高。但侬智高没有向交趾臣服,因受凌辱而“内怨交趾”。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侬智高夺取安德州建立属于自己的“南天国”政权。庆历八年,侬智高干脆以勿恶洞(今靖西东南)为根据地,同交趾决裂。交趾岂甘善罢甘休,但出兵征讨时却被侬智高打败;据传侬军每次击败交趾,多次把交趾兵追赶到升龙、大罗城一带(升龙、大罗城今为河内城区)。侬智高击退交趾入侵,即奉表请求归属宋朝,朝廷以“恐失交趾之心”而拒绝。
侬智高只好继续为他归附宋朝不懈地努力。
皇祐三年(1051年)二月,侬智高再向宋朝请求内属,没料再次被拒绝了。
侬智高没因此气馁,甚至不惜以类似行贿的方式请求归附:“以驯象、金银来献,朝廷以其役属交趾,拒之。”(《宋史·蛮夷传三·广源州》四九五卷)
屡屡拒绝接纳侬智高的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引起交趾的不满,这是对外软弱、对内强硬的大宋的一贯表现。这与当时北方的辽和西夏的威胁有关,宋朝皇帝及昏臣们为了保住王权、地位,采取了“御北弃南”的政策。
此外,侬智高还多次向宋廷求投官职,“以统摄诸部”对抗交趾李朝(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五二卷)。可惜,一次次被宋廷所拒绝。他先是求补田州刺史,宋廷没有答应;又请当一个地位更低的教练使,也没有被批准。后来他官位不求,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但还是愿望还是落空了;最后他只求在宋朝举行大典时贡金千两,以换取同邕管互市的待遇,宋朝还是不许可。北宋朝廷这些举动,让盼望归属中华大家庭的侬智高感到了绝望,终于走上了极端,从渴望归宋转而举起了反宋的旗帜。侬智高召集部众曰:“今吾既得罪于交趾,中国又不我纳,无所容,止有反耳!”(《涑水记闻》十三卷)
公元1054年,广西南宁昆仑关侬狄之战,侬智高失败不久,交趾人发兵犯我疆土。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正月二十一日,南宁城陷。知州苏缄 与全家36人纵火自焚。城中兵民,感缄忠义,无一人投降,至交趾人攻入城中,所有城内五万八千余人,被交人屠戮殆尽,加上之前所杀的钦、廉二州之人,所杀获当在十万以上。如果宋廷早接纳了侬智高,用侬智高来守卫南疆,也许血屠南宁城的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后来宋军虽然收复失地,但战争结束后的宋元丰二年(1079年),宋神宗赵顼以“荒远”、“瘴疠”为由,把广源州(宋朝将其更名“顺州”)送给交趾,又可惜了一片中华国土。大宋啊大宋,割土求荣、腐败无能!
三、还源历史促进发展
宋代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平均一年就有1.4次。433次的农民起义、这个数字只是宋朝名正言顺辖管之下的中原地域之内,还未包括北方辽金起义进攻、南方南越国蛮民瑶民的反抗起义在内的数字。
正视历史,宋朝腐败无能,边疆人民艰难困苦,内迫外诈,不但南方多地多次人民起义造反,北方辽金更是剽悍进攻,所以宋朝于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朝廷流亡南方,文天祥等忠臣回天无力。1279年崖山海战宣告灭亡。
广西,始终是容易被中国主流文化所遗忘的边垂之地,特别是对影响全国的历史事件,史记和事实的记载都偏少。
几千年来,广西能影响全国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上述中国政府网发布《壮族》简介中都有提到。历史皇朝统治,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宋朝侬智高领导南天国人民进行反抗交趾入侵、反抗北宋王朝“御北弃南”卖国政策,侬智高先后七次向宋廷求附请援,足以证明侬智高反击交趾最坚决,忠义归附最诚心;要求把被交趾武力侵吞的广源州(道)中华国土回归祖国(宋朝),均遭拒绝,不得已而先后成立了“长其国”、“大历国”、“南天国”和“大南国”,实行保境自守、以待完壁归宋的战略目标。侬智高起义虽然被北宋王朝打压下去了,但侬智高起义也把北宋王朝打醒了,北宋王朝最终还是接纳了壮族内附,准予壮族开办学校、设市通商、加强边防等有利于壮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侬智高七次求附的宿愿,当今广西的靖西、那坡、德保、大新、天等和云南的富宁、广南等县人民,不仅避免了沦为交趾的亡国奴,而且今天能够在五星红旗下享受着翻身解放、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的胜利果实,不能不归功于那场遥远的北宋侬智高起义战争。侬智高要求把广源州(道)中华国土回归祖国的宿愿由他的民族——壮族后人实现了,被交趾武力侵吞的广源州(道)中华国土真正回归祖国了,可见,侬智高虽然失败了,但也是胜利了。在当前,这就是我们研究宋朝侬智高“南天国”大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
备注:
本文资料有部分来源于以下书籍刊物,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百度。
一代枭雄侬智高(古体)
文/农居波
一代枭雄侬智高,
三公抗迹疆城护。
重创李氏闻风逃,
鼓仕击交速败怖。
留得丹心本性存,
木棉南国长城固。
壮图铭刻大起义,
中国通史辑录赋。
注:
①三公——侬猷(农猷)、侬全福、侬智高,祖孙三代。
②李氏——宋仁宗年间越南交趾皇太宗李德政。
③木棉南国——古称有木棉生长的地方就是南天国。
④壮图铭刻——中国政府网公布《壮族》信息,称“广源州首领侬智高领导的“南天国”大起义”。
⑤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编纂的《中国通史》有条文记载。
2021年10月16日.初稿于南宁
2021年10月24日.修改于南宁
2025-04-26 13:48:33
2025-04-26 08:18:04
2025-04-26 08:15:48
2025-04-26 08:13:34
2025-04-26 08:11:19
2025-04-26 08:09:05
2025-04-26 08:06:49
2025-04-26 08:04:34
2025-04-26 08:02:19
2025-04-26 08:00:05
2025-04-26 07:57:51
2025-04-26 01:53:47
2025-04-26 01:51:33
2025-04-26 01:49:18
2025-04-26 01:47:04
2025-04-26 01:44:48
2025-04-26 01:42:34
2025-04-26 01:40:19
2025-04-26 01:38:05
2025-04-26 01: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