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让人激动而又感慨的晚会节目单
2025-04-30 12:25:13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秋日生活打卡季#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相传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吕,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中国自商代以来,就非常相信鬼神,同时也相信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中元”之名起源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的记载:道经以阴历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王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时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阴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是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 间通称“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佛家相传,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目犍莲尊者的母亲做了很多的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犍莲知道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济度,目犍莲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并逐渐演变,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杀鸡鸭,焚香烧纸,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用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阴历七月十五日,佛家也会举行超渡法会,称这“屋兰玛纳”,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特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祭鬼拜神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习俗有祭祖、祭鬼、烧纸、河灯度孤、城隍出巡等等,各地民俗中也会有多样的习俗。
江西吉安中元节要吃包子;河北南皮、方平中元节要吃蒸面羊;浙江天台中元节要吃饺饼;山东独陵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江苏宜兴放河灯,东县 乡民吃食;广东东莞要吃濑粉等等。
2025-04-30 12:25:13
2025-04-30 12:22:59
2025-04-30 12:20:44
2025-04-30 12:18:29
2025-04-30 12:16:15
2025-04-30 12:14:00
2025-04-30 12:11:46
2025-04-30 12:09:31
2025-04-30 08:20:32
2025-04-30 08:18:17
2025-04-30 08:16:03
2025-04-30 08:13:48
2025-04-30 08:11:33
2025-04-30 08:09:19
2025-04-30 08:07:04
2025-04-30 08:04:49
2025-04-30 08:02:34
2025-04-30 08:00:20
2025-04-30 03:19:18
2025-04-30 03: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