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成汉政权建立
2025-07-10 21:48:54
英军在朝鲜战斗强度不大,却整体被吓傻,精神病人是伤员200倍
1953年1月,朝鲜战争已经接近尾声,驻扎在朝鲜半岛的英军除了坚守阵地已经很少和志愿军交手了,所以这个月他们的战斗伤亡仅有5人,但非战斗伤亡却达到了805人,是前者的161倍。到了2月,这两个数字变成了3人和601人,比例高达1:200。这么多非战斗伤亡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患上了精神病,为什么?被吓得。
【初到战场的英军,看上去还比较轻松】
整个朝鲜战争中,联军中除了美韩军队外,英国是出兵最多的国家,累计出兵81000余人。但从一开始英军士气就不高,普通士兵不知道为何而战,对于被送到万里之外的东方来打仗感到不满。并且,英国有不少人担心,如果惹怒中国,有可能会导致HK被提前收回。
所以英军的策略是出工不出力。士兵到了战场上,能避战就避战,能不打就不打,只要志愿军不来打我,我就不去打你。可美国不允许英军这样做,在第三次战役中,美军为了逃跑,往英军阵地上打照明弹,为志愿军指明方向,导致二战劲旅英军第29旅中的皇家来复枪团被全歼。
【半年后,威灵顿公爵团的士兵,士气低落,一身疲惫】
接下来在雪马里、高阳岱、马良山等地,英军的战线一次又一次被志愿军打崩,英军终于意识到,这根本不是避战不避战的问题,这是遇上了就得完蛋的问题。
在临津江战役中,声名赫赫的皇家双徽营(格洛斯特营)被全歼,在英军中引起了轰动。随后他们打听到,这个营的伤亡并不大,所谓全歼绝大部分是当了俘虏。此时英军并不了解志愿军的俘虏政策,不少人想起了二战中的死亡集中营,焦虑的情绪开始在军中蔓延。
但庆幸的是,志愿军火力孱弱,且英军多处于二线,对于志愿军的夜袭、白刃战、冲锋号等远不如美军那么敏感,还能混得下去。只是这一切都在1951年10月的马良山战役后发生了改变。
【志愿军炮兵在开火】
这一战,志愿军64军出动了火炮和坦克,歼灭英军第29旅1700多人,英军不得已只能将被打残的29旅撤下来,换上建制完整的28旅。英军发现,志愿军的火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更可怕的是,志愿军冲锋的速度很快,战斗意志顽强,哪怕全身是火,也要和英军肉搏到最后一刻。
这可把英国人吓坏了。自此之后,英军中的精神病患者激增。据军医记录:起初这样的病例较少,在服用镇静剂后即可恢复。但1951年底的几个月,类似的病例激增。患者处于敏感的意识状态,沉默并颤抖,对轻微的外来刺激作出过度反应,包括鼻翼扩张、瞳孔放大、失眠、出汗、噩梦等症状。
【孤胆英雄刘光子一人俘虏63名英军】
从1952年开始,英军中的非战斗伤亡直线上升。如1月份英军的战斗伤亡为92人,但非战斗伤亡高达884人。此后的每个月都基本保持着这个比例,但到了1953年初的两个月,却出现了惊人的5:805和3:601。
从1952年初到战争结束的这一年半中,英军在战斗中伤亡2026人,但非战斗伤亡共17324人。英军自己称这些人大多是患上了肠胃功能紊乱和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只占其中的4.5%。
但事实上,精神病患者的比例远不止于此,所谓肠胃功能紊乱和呼吸系统疾病不过是精神疾病的生理体现罢了。但即便是4.5%也是高得吓人,要知道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军精神病患者的比例也不过才1.7%。
到了后期的阵地战阶段,英军是真正的出工不出力。除了死守自己的阵地外,所有的中间地带都不主动争夺,志愿军几乎能在英军阵地前来去自如,而英军假装看不见。一支战斗强度并不大的部队,就这样整体被吓傻了。
2025-07-10 21:48:54
2025-07-10 21:46:39
2025-07-10 21:44:25
2025-07-10 21:42:10
2025-07-10 21:39:55
2025-07-10 21:37:40
2025-07-10 21:35:26
2025-07-10 14:57:39
2025-07-10 14:55:24
2025-07-10 14:53:09
2025-07-10 14:50:55
2025-07-10 14:48:40
2025-07-10 14:46:25
2025-07-10 14:44:10
2025-07-10 14:41:55
2025-07-10 14:39:41
2025-07-10 14:37:26
2025-07-10 09:45:46
2025-07-10 09:43:31
2025-07-10 09: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