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与王近山:背景相同经历相似,为何军衔一个上将一个中将?
2025-08-19 16:25:33
新时代如何建设优良家风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山西闻喜裴氏家族和浙江钱氏家族,就是最好的明证。裴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堪称中国最强家族,靠的是《裴氏家训》,先后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被正史立传与载列者,人数达到600余人。对于后世有着深刻影响的人不下千人,七品以上官员,更是达到了3000余人。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钱氏家族从开封迁至浙江杭州后,靠着《钱氏家训》,也是人才辈出。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奉行一生的处世经验。从此,这个家训连同他的十条遗嘱,在钱家代代相传,成为人才代出的不竭动力。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两朝,钱家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当代,更有诸多大家名流光耀各界,除了钱学森外,还有钱其琛、钱正英、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等等。即便在全球各地,也不乏钱家翘楚。据统计,当代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遍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钱家人走到哪里,先祖的家训都是必备的至宝。
还有比较出名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都是中华优秀的家风家训。
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对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尚,非常关键和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培养和传承。
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和整体气质。
当今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更要契合新时代的变化。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家风建设。
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中的“家国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与家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体现。
二、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表率作用,把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统一起来。 新时代家风建设,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而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所以,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弘物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秉持共产党人“心底无私,天下为公”“不谋私利,不搞特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价值追求,带头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动清正廉洁的党风建设、政风建设。普通民众家庭也要努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家风,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融人新时代家风建设之中,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三、正确处理好家庭中情感与道德、法治的关系。
新时代家风既是亲情的凝聚力,也是道德的润滑剂,还应是法治的载体。家庭伦理对家庭情感起着一种柔性的引导、调适作用。法律则起着一种刚性的约束、规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亲情关、亲属关,这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关键,他起着引领、示范、带头、坐标的作用。共产党人不是不要讲亲情,而是当亲情与党纪国法发生冲突时,要坚持“纪律法制大于亲情”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革命家就给自己定下了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同各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
2025-08-19 16:25:33
2025-08-19 16:23:18
2025-08-19 16:21:06
2025-08-19 16:18:49
2025-08-17 03:20:33
2025-08-17 03:18:18
2025-08-17 03:16:04
2025-08-17 03:13:49
2025-08-17 03:11:34
2025-08-17 03:09:19
2025-08-17 03:07:04
2025-08-17 03:04:49
2025-08-17 03:02:35
2025-08-17 03:00:20
2025-08-16 14:40:24
2025-08-16 14:38:09
2025-08-16 14:35:54
2025-08-16 14:33:39
2025-08-16 14:31:24
2025-08-16 14: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