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档案: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上)
2025-08-29 15:21:14
黑鱼入侵美国19年,可长200斤,投毒也杀不死,美国人为何不吃?
文|面包飞满天
编辑|面包飞满天
黑鱼,在中国是美味无比、鱼刺非常少的可食用鱼类,被称为“酸菜鱼之王”,一斤价格差不多25块左右,算是比较贵的美味了。
但在美国,黑鱼却成了入侵物种,各大河域泛滥成灾,对美国水域生态造成严重打击,整个国家都对这种鱼束手无策!
为何如此美味的鱼类,为何在那边却引发了如临大敌的恐慌?美国又该如何治理泛滥的黑鱼?
«——【·蛇头鱼“吞噬”美国河流·】——»
2002年,美国马里兰州的几位钓鱼爱好者在池塘里钓到一条长约46厘米、头部类似蝮蛇的奇特鱼类。
经过鉴定,这是一种来自亚洲的蛇头鱼,在我国一般称为黑鱼,学名乌鳢。
追根溯源后发现,原来是一名美国游客曾在亚洲旅游的时候,购买了两条幼年蛇头鱼作为观赏鱼,乌鳢的长相与金龙鱼类似,但颜色不同,也没有金龙鱼好看,鱼苗长大后这个游客兴趣减退,于是随意的到野外放生。
金龙鱼
这种外来物种的出现立即引发了美国人的警觉,当地渔民称,这种鱼长相可怕,尖牙利齿,简直像“小型巨骨鱼”。
乌鳢
巨骨鱼是美洲十分凶猛的肉食鱼类,体型巨大,会捕食水域中其他鱼类,是淡水中的顶级掠食者。
巨骨鱼
渔民担心这种凶猛的掠食者一旦适应本地环境,势必会对河流生态造成破坏,果不其然,2005年就有人在密歇根州发现蛇头鱼,这两州相隔甚远,却同样出现了蛇头鱼。
专家认为黑鱼可能是顺着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入侵各处,并发出警告:它们可能会入侵五大湖。
随后调查发现,蛇头鱼果然已经出现在波托马克河等多处河流,作为典型的掠食性鱼类,蛇头鱼会吞食河中其他鱼类尤其是价值较高的鲑鱼,对各地渔业造成严重影响。
鲑鱼
到2010年,蛇头鱼已经蔓延到美国14个州,马里兰州发现蛇头鱼大量捕食鲑鱼幼苗,导致鲑鱼出口量出现异常减少。
美国各州随机展开针对蛇头鱼的捕捞,结果发现最大的蛇头鱼体型可达1米,重达200磅,能吞下半米长的其他鱼类。
为控制蛇头鱼泛滥,各州开展奖金捕捞,甚至批准使用电击装置,但因蛇头鱼能在泥中休眠并逃窜至其他水域,效果并不明显。
这些鱼可以在陆地呼吸,见到请立刻杀死它们
在各种捕捞计划失败后,政府选择在蛇头鱼最猖獗的区域喷洒杀鱼毒药,一个月后上千条蛇头鱼消失。
但不久后,数百里外的支流又发现了蛇头鱼,数量比从前更多!喷洒毒药只能短暂的遏制一个地区的蛇头鱼,治标不治本,而且喷洒毒药对水质影响非常大,政府不敢再次喷洒,生怕造成更大灾难。
外来的蛇头鱼已在美国河流“扎根”,对当地生态构成严重威胁,生物学家预计,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蛇头鱼可能会像当年的袭击马铃薯的马铃薯甲虫一样,对美国乃至整个北美洲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蛇头鱼为何难以治理?·】——»
蛇头鱼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在湿润环境下离水存活较长时间,这赋予了它强大的适应性,以及不属于其他鱼类的扩散性。
在夏季水源枯竭时,它仍能通过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继续生存,这使得仅仅依靠排水和干旱很难完全清除它们,而且蛇头鱼甚至可以凭此特性迁移到本来没受到入侵的河流水域!
美国河流水域也十分适合蛇头鱼的生存,根据观察,3厘米长的幼鱼主要捕食桡足类,3-8厘米长的个体开始捕食水生昆虫和小型螃蟹,而超过20厘米的成鱼,已经可以吞食比自身体长小2/3的同类!它们凶猛的食性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冲击。
“蛇头鱼”的繁殖力也非常强大,每年4-9月是其繁殖高峰期,一条成年母鱼能产下多达上万颗卵。
它们还会筑巢守卵,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仅两年时间,新生个体就可达到性成熟并参与繁殖。
面对这一外来入侵物种,美国各州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
2010年开始,马里兰州渔业部门试图靠有奖垂钓、河段封锁、研发毒药等手段控制“蛇头鱼”,但泛滥问题依然严重。
政府甚至鼓励渔民,每捕获一条蛇头鱼可获得1-3美元奖金,但这难以匹敌它们的快速繁殖。
可以说,“蛇头鱼”神通广大,生命力顽强,以当前手段很难在美国境内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它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持续扩大,这使美国不得不继续研究更有力的防治手段,以遏制这一外来入侵生物对本土生态的进一步侵蚀。
这种外来鱼类给美国带来的麻烦,与中国人对它的印象形成强烈对比。
在中国,人们并不因其外形而称它为“蛇头鱼”,而是直接以“黑鱼”来称呼它,在中国人眼里,黑鱼是极为上乘的食材,是可圈可点的美味佳肴。
中国人对黑鱼的热爱源自何处?这与这种鱼的营养价值及烹调方法分不开。
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肉质与淡水鱼不同,与海水鱼相近,脂肪含量适中,这样的肉质易于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黑鱼可通过各种烹饪手法变幻出不同口味,清蒸、红烧、泡椒、煎饼等都非常美味。
可以说,在对黑鱼的利用上,中美存在巨大差异,如果美国人能够吸收中国的烹调用法与美食文化,也许“蛇头鱼”就不会成为如此大的威胁和麻烦。
«——【·为何不吃美国的蛇头鱼?·】——»
明明是如此营养丰富、口感上乘的食材,为何美国人不吃呢?又为什么不把入侵的黑鱼出口给中国呢?
其实这中间涉及了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美国没有吃乌鳢的烹饪传统,一般人不知道也不会制作乌鳢菜肴,哪怕是他们本土常吃的鲑鱼,也是以鱼子酱或者简单的煎炸鱼肉为食。
其次美国工业十分发达,因此淡水水域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乌鳢经常会在体内积累过多的重金属,如果大量食用对健康存在一定风险。
而且乌鳢数量太多,各种捕捞行动效率不佳,也捞不过乌鳢快速繁殖的速度,单纯的捕捞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最后就是出口问题,出口是一系列的流程,从捕捞乌鳢到运输再到进口中国,然后再在国内运输出售,这其中的时间跨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海上运输的时候,十几天一两个月都是短的,想要保证美国捕捞的乌鳢出口到中国,那么对保鲜方面的投入就十分巨大。
这样一来运输成本提高,运到中国自然卖的就贵,那跟国内乌鳢比起来完全没有竞争力,美国自然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且我们国内的黑鱼也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人工养殖链,不需要进口就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所以说美国面对蛇头鱼的物种入侵,还是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之前提到的从中国应聘厨师过去,学习黑鱼的烹饪技巧也不失是一种方法。
«——【·总结·】——»
生物入侵确实难以避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每个国家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管控入侵物种,而不是放任其扩散蔓延。
美国的黑鱼入侵给我们提了个醒,我国也有不少物种入侵的情况,就比如之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放生的旗号把入侵物种鳄雀鳝、巴西龟等扔到国内的水域中,这就是物种入侵的开始,我们要警惕这种行为,不要等发展到美国那种无法收拾的地步再后悔!
2025-08-29 15:21:14
2025-08-29 15:18:59
2025-08-29 15:16:45
2025-08-27 19:16:35
2025-08-27 19:14:20
2025-08-27 19:12:05
2025-08-27 19:09:50
2025-08-27 19:07:36
2025-08-27 19:05:21
2025-08-27 19:03:06
2025-08-27 19:00:51
2025-08-27 18:58:36
2025-08-27 18:56:22
2025-08-27 12:07:17
2025-08-27 12:05:03
2025-08-27 12:02:48
2025-08-27 12:00:33
2025-08-27 11:58:18
2025-08-27 11:56:04
2025-08-27 11: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