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壁纸精选——美女壁纸(第62弹)
2025-10-21 02:13:21
革兰染色为细菌的分类、鉴定和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革兰染色,也称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由丹麦医师、细菌学家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创立。
一、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能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这是由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脂质含量少,用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层网孔变小,结晶紫碘复合物不易被洗脱,仍保留在细胞内,最终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小,脂质含量高,用乙醇脱色时,脂质被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容易被洗脱,细胞最终呈红色。
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通常包括:
涂片:取洁净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无菌水,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培养物,在水滴中混匀并涂成薄而均匀的涂片。
干燥:自然干燥或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微加热干燥2。
固定:将涂片通过火焰3次,使细菌固定在载玻片上2。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染色1-2分钟,水洗2。
媒染:滴加碘液,作用1分钟,水洗2。
脱色:用95%乙醇脱色20-30秒(或至无紫色脱落为止),立即水洗25。
复染:滴加沙黄(或蕃红)染液,染色1分钟,水洗,吸干后镜检2。
三、结果及意义
通过革兰氏染色,细菌可以被分为两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酒精脱色后复染为红色者是革兰阴性菌。这种分类方法对于细菌的形态鉴定、菌种鉴定以及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革兰染色是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通过它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为细菌的分类、鉴定和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2025-10-21 02:13:21
2025-10-21 02:11:06
2025-10-21 02:08:51
2025-10-20 19:44:24
2025-10-20 19:42:09
2025-10-20 19:39:54
2025-10-20 19:37:40
2025-10-20 19:35:25
2025-10-20 19:33:10
2025-10-20 19:30:56
2025-10-20 19:28:41
2025-10-20 19:26:26
2025-10-20 19:24:12
2025-10-20 12:39:32
2025-10-20 12:37:17
2025-10-20 12:35:02
2025-10-20 12:32:47
2025-10-20 12:30:33
2025-10-20 12:28:18
2025-10-20 12: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