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甜不过初恋,16本校园言情小说,总有一本是你喜欢的初恋味道
2025-04-26 13:59:46
周星驰:无敌是多么寂寞
本报特约撰稿 陈小北 发自北京2月15日,突降暴雪后的大连寒意袭人。在热热闹闹的《美人鱼》影迷见面会上,周星驰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笑着对影迷说“太有才了”——那些男男女女们正起劲地喊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我们都爱周星星!”,许久未停。这一日,《美人鱼》的票房数字是19.68亿元。
一天后,宣传海报上的数字再次更新——已超过21亿元。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里,它都将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随之而来的是,《美人鱼》到底有多好看似乎已变得不再重要,人们更多提到的是这条“无敌人鱼”的缔造者。面对满头白发、已过天命之年的周星驰,有人诉说情怀,有人打捞记忆,有人致以掌声和敬意,有人则黯然啜泣。
票房高企,口碑两极
《美人鱼》讲述的是开发商刘轩(邓超饰)有一个地产计划涉及填海工程,威胁海里美人鱼群的生活。美人鱼珊珊(林允饰)被派遣前往刺杀刘轩,但二人却真的坠入爱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童话爱情故事,却火了整个春节。与那些每隔几天发布一张“破X亿”海报的大片不同,《美人鱼》的破亿海报是以“小时”为发布周期的——几乎每天都要发布三四张破亿海报,以至于网友都开始心疼影片的海报制作团队,这群绞尽脑汁玩儿命憋创意的人,大概是这个春节最忙碌的人了吧。
从一开始,所有人就都对周星驰充满信心。要知道在华语文化领域内,只有两个人被广泛称之为“爷”,一个是曾经横扫大陆文学界和影视剧界的“朔爷”王朔,一位就是“星爷”周星驰。由星爷主演或导演的电影几乎从未失手,只有《大话西游》票房惨淡,却成为亘古不灭的爱情圣经。
所以对星爷充满信心的投资方,愿意排队举着支票等着他慢工出细活,三年磨一剑;对星爷充满信心的发行方,影片还未完成制作,据传就已经为《美人鱼》开出了20亿元的保底票房;对星爷充满信心的宣传方,敢于违背行业惯例,不搞一场点映场、口碑场;对星爷充满信心的影迷,在影片还未上映时,就已经把预售票抢过了亿。
但影片上映之后,收获的却不是一边倒的好评,而是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情怀派”再次祭出“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口号,每当星爷有新片上映,他们就来这么一下,让人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欠了星爷多少张电影票。他们可能同时还欠着Beyond一张CD,欠着张国荣一场演唱会,欠着孟京辉一张话剧票,欠着《康熙来了》一笔有线电视费……
与之水火不容的,是“喷子派”,他们的标准动作是喷天喷地喷万物,谁火喷谁,以彰显与这平庸的周遭格格不入。
站在这场硝烟弥漫正中央的,是已经满头白发、不苟言笑的周星驰。他早已从台前退到幕后,却褪不去这受尽非议的一生,他早已作为导演将满面的浮夸传授于文章、邓超们,却在他们的眼睛里,看不见自己深藏于眼眸笑靥中的那股悲伤。票房高企、口碑两极撼动了看似牢不可破的信心——导演周星驰,还是那个令无数人无数次捧腹的“喜剧之王”吗?
从“喜剧之王”到“悲剧之王”
许多人说星爷没什么变化,说《美人鱼》里充斥着大量的“致敬”片段。我知道“致敬”这个词,在反对的人那里,是江郎才尽的同义词。
的确,比如海胆实施刺杀的片段,如同对《功夫》里飞刀刺杀片段的复刻,而男女主角在儿童乐园里对唱华山论剑,又让人想起了《西游降魔》里文章对着鱼精唱着《儿歌三百首》,和《大话西游》里唐僧给孙悟空唱《Only You》。
片中不胜枚举的“致敬”桥段让观众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我们已经退休的爷爷绞尽脑汁地搜刮十年前的网络流行语,并用它沾沾自喜地逗我们开心。难道周星驰真的已经从“喜剧之王”变成了“老梗王”?
或许从“星仔”变成“星爷”,或者从演员周星驰变成导演周星驰的那一刻开始,“喜剧”就已不再是周星驰的追求。从《国产凌凌漆》初次执导,到在自传性质的《喜剧之王》中传达了大量的人生感悟,再到《功夫》完全为梦想而做,周星驰早已告别了早期《赌圣》、《逃学威龙》等作品的“屎尿屁”风格,不再满足拍摄市井小民的喜怒哀乐。
但他却再也放不下一路积累下来压在他肩上的那个名为“喜剧”的担子了。这是观众给他刻下的深深烙印,仿佛他一天不抚摸这道烙印,就会被它深深灼伤。
他在《食神》里倾注对人生的思考,在《少林足球》里尝试使用特效,在《功夫》中完成从电影编剧、技术到思想的全方位爆发,成为香港屈指可数的风格成熟而前卫的电影人。此后无论他在《长江七号》中回归童真、在《西游降魔》中玩味哥特风格,还是在《美人鱼》中塑造暗黑童话,都显得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唯一的负担是——他必须做喜剧。
星爷或许已经厌倦变着花样地逗笑观众,他已经尽力让所有人开心了,接下来,能不能听听他的故事呢?
《美人鱼》主题曲《世间始终你好》是一次真正的致敬。这首歌来自83版《射雕英雄传》,在那里面,周星驰饰演了那个被梅超风一掌拍死的宋兵乙,他问导演,我可不可以挡一下?
他开始从银幕的起点回望自己。从演员周星驰到导演周星驰,让他闻名遐迩的是他的喜剧,让他成为文化符号或者说文化现象的,却是他的悲伤。
他的上一次致敬是在《西游降魔》中使用了《大话西游》的片尾曲《一生所爱》,只是在歌词中添加了一句“从前直到现在,爱还在”。
徐克说,周星驰的电影太悲伤。“如果我摘不下这戒指,我就不要这手指头!”玄奘拒绝得如此坚定,但当他正要遇害时,段小姐仍冲到他前面,被折断四肢,爆头身亡。还有凌凌漆爱上香琴,柳飘飘爱上尹天仇,阿梅爱上阿星,段小姐爱上玄奘,美人鱼爱上刘轩。导演周星驰的作品中,写满了悲伤的爱情。
电影里的男主角总是为成为大英雄而忙忙碌碌,直到女主角死在自己面前才追悔莫及。在一次节目中当被问到“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时,周星驰苦笑道:“假如我可以重来的话,我就不要那么忙了。”
他用了三十年从宋兵乙变成星爷,用了三十年读懂电影,用了三十年参透爱情,他变了太多,甚至从“喜剧之王”,变成了“悲剧之王”。
作品越来越充满童真,却也越来越洞察人性
许多人说星爷变了,变得故事都讲不好,又不好笑。他们指的是《美人鱼》的剧情苍白——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俗套故事,加上絮絮叨叨的环保主题,让影片显得“低幼”,“简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周星驰曾经用十年时间才等来了观众的承认——当年票房惨败的《大话西游》多年后才渐渐被观众认识到价值。而今天,“简单粗暴”的美人鱼不是在羞辱观众的智商,甚至有些照顾观众智商的况味。他已经五十四岁了,你让他再等十年,是不公平的。
况且童话电影并不一定意味着低幼,相反,《美人鱼》中大量的色情元素和血腥画面,并不适合小孩子观看。这是一部成人暗黑童话。
美人鱼的传说本身就是流传于海员间的恐怖故事,电影中人类屠杀美人鱼时四溅的鲜血和残肢染红了废船里的乐园,这都延续了周星驰从《西游降魔》中便开始尝试的暗黑哥特风格——他用孩童的方式观察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却发现处处充满伤害。
“赤子之心”在今天,已经快要成为“傻叉儿”的同义词,而周星驰,却越老越任性:《功夫》里的棒棒糖和如来神掌、《长江七号》里可爱的七仔、《西游降魔》里的儿歌三百首,到这部干脆整个披上童话外衣的《美人鱼》,“低幼”在周星驰这里得到了无限尊崇,他的作品越来越充满童真,却也越来越洞察人性。
无怪乎李安在评价周星驰作品时曾说,是“小孩子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报道,说周星驰很喜欢骑单车,会骑车载女友去吃夜宵。想象着他用单车载过于文凤、载过朱茵,载过一生中深爱过的这些女孩,如今他年过半百,却还像个孩童一样独自骑着单车,孤独地穿过香港的寻常巷陌。那一刻突然明白,周星驰的电影风格,就来源于他的赤子之心。
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撒贝宁让周星驰介绍一下《美人鱼》是一部怎样的大片,周星驰的回答是“好大的一部大片”。这就是他的思维方式,他电影中那些脑洞大开的搞笑方式,完全是儿童式的天马行空,他独特的幼稚逻辑,让他成为精于流水线生产的香港电影都无法复刻的孤例。
周星驰的左右无人陪伴。你说他是喜剧之王,他的电影却和近年来在大陆市场风风火火的《夏洛特烦恼》、《港囧》这些喜剧截然不同,你说他是香港无厘头电影的标杆,他却和隔壁王晶导演每年一度自己抄自己的无厘头“屎尿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华语电影纷纷扰扰,但每隔三五年,周星驰就拿出一部电影站上华语之巅,无敌并且寂寞。
周星驰只能不断地刷新自己。你说他没变吗?他的每一部新作都是一次探索。你说他变了吗?《西游降魔》的联合导演郭子健说:“我看到周星驰,就像看到了主持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那个星仔一样,他其实一直都没有变。”
然而,不论变与不变,他始终是一些人的心头好,就像《世间始终你好》中唱的那样:论武功俗世中不知边个高/或者绝招同途异路/但我知论爱心找不到更好/在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更多精彩详见《国际先驱导报》纸质版,各大城市报刊亭均有发售,邮发代号:1-65,微信公众号:gjxqdb。欢迎订阅
2025-04-26 13:59:46
2025-04-26 13:57:31
2025-04-26 13:55:17
2025-04-26 13:53:02
2025-04-26 13:50:48
2025-04-26 13:48:33
2025-04-26 08:18:04
2025-04-26 08:15:48
2025-04-26 08:13:34
2025-04-26 08:11:19
2025-04-26 08:09:05
2025-04-26 08:06:49
2025-04-26 08:04:34
2025-04-26 08:02:19
2025-04-26 08:00:05
2025-04-26 07:57:51
2025-04-26 01:53:47
2025-04-26 01:51:33
2025-04-26 01:49:18
2025-04-26 01: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