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15位世界摄影大师每人一张代表作
2025-07-09 00:24:03
大决战2:淮海战役
简介
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在以徐州为中心,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至山东省临城,东起江苏省海州(今属连云港),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同国民党刘峙集团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性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
加上前后的辽沈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以后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国土,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统治,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
兵力对比
人民解放军:
华东和华中两大野战军,23个纵队,1个军,7个三级军区部队,计65个师旅,共60万人;
国民党:
徐州刘峙集团60万人,战役过程中调来第12兵团,共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计82个师,80万人。
作战目标和背景:
1948年秋,随着辽沈战役和济南战役后,敌我力量发生了调转,因此,中央军委准备投入两大野战军发动大规模战略决战。
反观国民党蒋介石对是否决战犹豫不决,关键人物白崇禧为了夺权和保存实力,不肯接烂摊子,更不愿派兵援助,而刘峙也不愿交出指挥权,兵虽多但混乱不堪。
战役过程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22日)
歼灭黄百韬兵团,切断徐蚌线,孤立徐州
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12月15日)
包围杜聿明集团,歼灭黄维兵团
第三阶段:(1949年1月6日-10日)
全歼杜聿明集团
总结:
淮海战役,消灭了蒋介石精锐兵团22个军56个师55.5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下一步的渡江战役,乃至解放全中国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是三大战役之中唯一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有别于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的被动,淮海战役是由华东野战军主动提出,中原野战军主动配合,经中央军委批准的大战役。
还有一点,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广大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据统计,在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有543万人,是参战部队的9倍,动用小车88.1万辆,扁担30.5万副,共筹集运粮食9亿多斤,向后方运动了11万名伤员。
番外一:
人民解放军:
元帅:刘伯承,陈毅
大将:粟裕,陈赓
上将:陈士渠,唐亮,叶飞,钟期光,宋时轮,傅秋涛,王建安,韦国清,李达,杨勇,苏振华,陈再道,陈锡联,谢富治,聂风智
还有邓公,时任总前委书记,中原野战军政委
国民党军:
司令刘峙
下面杜聿明,孙元良,邱清泉,李延年,黄维,黄百韬,李弥,胡链等
番外二:
淮海战役的胜利已是大势所趋,战役期间,经过心理战和国民党本身军心涣散,国民党军如同抗日战争期间,大规模投降,如华野战前36.9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战役结束后达到了55万人。
番外三:
人民解放军由华野,中野共同发动战役,中央军委同意由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计划,并同意“成立总前委,由陈,邓统一指挥”建议。
反观国民党军,派系林立,甚至见死不救,如战役初期蒋介石想让白崇禧替代刘峙,结果刘峙不放权,白崇禧借机要挟,捞取好处,后战役吃紧,立即拒绝;李弥兵团本负责掩护黄百韬,结果不等黄兵团撤出,仓皇出逃;黄百韬兵危时,刘峙不予解救支援;杜聿明被围时,约好三面突围,结果只有孙元良行动,全军覆没...
2025-07-09 00:24:03
2025-07-09 00:21:48
2025-07-09 00:19:34
2025-07-09 00:17:19
2025-07-09 00:15:04
2025-07-09 00:12:49
2025-07-09 00:10:34
2025-07-08 11:27:36
2025-07-08 11:25:21
2025-07-08 11:23:06
2025-07-08 11:20:51
2025-07-08 11:18:37
2025-07-08 11:16:22
2025-07-08 11:14:07
2025-07-08 11:11:52
2025-07-08 11:09:37
2025-07-08 11:07:23
2025-07-05 22:09:50
2025-07-05 22:07:34
2025-07-05 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