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印小天,坚持健身10多年,拿下金鸡手舞足蹈,熬出来了
2025-04-26 18:36:43
微电影《羁押》:导演用镜头语言展现了未成年犯罪的细思恐惧
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柏拉图
2018年12月,我国湖南省发生了一起未成年犯罪,年仅12岁的男孩竟然将自己的母亲残忍杀害。原因是他在家里偷偷抽烟,被母亲无意中发现,于是气愤的母亲便将他狠狠打了一顿。
谁知这名男孩竟然和母亲动起了手,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他去厨房里拿起了菜刀,接连对母亲疯狂砍了20多刀,母亲当场死亡。
在法庭上,这名少年不仅不知悔改,反而说出“我杀的是我妈不是别人,学校不可能不让我上学吧”。这样没有人性的说辞,简直令人发指。
虽然在我国,年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案,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让这些可怕的犯罪者将来重返社会,是否会再次对社会造成影响?
这件事情不经让我想起一部同样是讲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微电影《羁押》。
《羁押》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该片是根据英国1993年震惊世界的儿童凶杀案为原型。
讲述了两名十一岁的男孩,对年仅两岁孩子詹姆斯·布尔格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待并致死。
导演文森特·赖博,根据当时的案件审问内容拍摄成电影。
这部电影不同于其他悬疑犯罪的电影,影片全长只有30分钟,但导演没有用任何血腥暴力的场面来讲述这个可怕的故事,而是巧妙的应用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后怕”是这部电影看完后的普遍感受。
真实案件犯罪者
在《羁押》整部电影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慢镜头,进行处理人物的动作,以此来强化电影的压抑和紧张感。
比如电影一开始,两位主角乔恩和罗伯特在商场打闹的场景,全程就是用慢镜头进行处理。
他们偷拿商店中的糖果和玩具,捉弄商场中的路人。原本这些行为在我们正常人眼中只是小孩的嬉戏玩闹,可是在镜头下却显的格外厌恶。
这一部分的镜头完美展现了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动作,让观众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一种鄙夷的感觉,从而为后面的剧情进行铺垫。
其实,导演是故意用慢镜头来衬托这两个孩子没有节制的行为。因为店员发现了他们在偷东西,也只是将他们驱赶,而不是拘留。就因为他们只是孩子,所以大人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这里其实就是隐喻了,由于年龄的保护,不管是法律上还是成年人的思维上,都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宽容,这个保护伞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恶劣的行为。
尤其是当乔恩和罗伯特觉得百无聊奈的时候,正好看见跟妈妈走失的男孩,一组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这两个人冷漠无情的眼神,不经觉得背后发凉。
全片高潮的部分,就是在电影后半段的剧情。当乔恩和罗伯特将孩子拽进铁道上准备进行行凶时,这里就是将罪恶进行无限的渲染,给予观众一种极大的压迫感,强化了整部影片的紧张情绪,虽然没有任何血腥暴力的画面,却让观看者不经开始在脑中猜想电影背后真实的案件,到底是有多么的残忍。
慢镜头往往会给人一种唯美、梦幻的感觉,但是在《羁押》这部电影中,导演用长时间的慢镜头配合着阴沉的音乐反而让观众带来一种不安的压迫感,强化了两个未成年犯罪者的心理阴暗活动,从而表现出少年犯罪背后的细思极恐。
就像国内著名导演王家卫在《花样年华》这部电影中,就运用了大量慢镜头,让整部影片的情感表现的更加细腻和温柔,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色彩是电影的视听语言中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常常被赋予很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
在《羁押》这部电影中,导演在色彩的应用上,不停的给观众心理暗示,从而将犯罪者的暴行从另一面展现出来。
角色衣服的颜色,往往是观众特别容易忽略的一点,因为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导演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
导演为了还原当年的惨案,在两个犯罪者的服饰上,也沿用了当时犯罪者相同的穿着。
虽然电影刚开始,没有明确告诉观众凶手是谁,可导演却用服饰的颜色来指认每一个凶手。
在电影中,乔恩和罗伯特在路上遇到了两个路人的询问,其中一个女人已经对他们两个产生了怀疑,并且想把小男孩亲自送到车站,可是在询问身边的老人是否能帮忙照看一下自己的孩子时,老人却声称自己的狗不喜欢小孩儿而拒绝。
此时再看老人衣服的颜色是红色,这里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位老人是这场案件间接的行凶者,因为当时这位老人如果答应了女性的请求,那么女性就会将孩子亲自送走。
乔恩和罗伯特在大人的威慑下,也不会展开后面的罪行,所以老人原本可以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却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而成为了这场案件的行凶者之一。
犯罪者之一乔恩,在审讯室一直否认自己杀害了那个孩子,直到在牢房中听了自己父母的真情告劝,才坦露了真相。
之前乔恩所穿的衣服都是原案件犯罪者同款的服饰。可是在承认自己罪行和描述当时是如何杀害孩子时,导演安排的是一件鲜红色的外套。
这里的红色被赋予了生命,代表着已经死去的孩子。乔恩穿着它,无疑向观众寓意着一桩人命,背负在他的身上。
其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想象,乔恩应该是整个案件的主谋者,因为只有他穿了一件鲜红的衣服。
可是面对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恶行,导演没有办法用多么血腥的场景来表现,于是色彩的冲击便成为了最好的诉说者。
不仅仅是衣服,电影在其他方面也暗示了一些内容。比如,电影的最后,当乔恩看到自己的照片时问警察,为什么自己的照片是灰色,罗伯特的照片是彩色。
在这里也是寓意着将来的乔恩还会继续犯案,因为在真实事件中,乔恩出狱以后又因为其他案件而再次入狱。
其实我们仔细看乔恩脸上的光影,是不是像一个牢笼的铁栏杆照映射在他的脸上。
色彩在电影中往往有贯穿主题,以及象征意义等多种作用。导演用红色来提示案件的线索,引导观众寻找真相。将暴力变成了一种无声的模式。
这个案件的披露在当时引发了非常大的社会舆论,因为人们根本无法想象两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何能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行为。根据当时法医的描述,受害者死前遭遇了残忍的虐打,全身伤口多达42处,无一处是致命伤。
导演用当时审讯的过程和案件发展的经过,交叉叙述了当年的案件,向观众展现了人的罪恶没有年龄的距离。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未成年犯罪率已经越来越高,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的畸形教育或者环境,已经使孩子们的性格发生严重的变形,自我意识很强,做事不考虑后果。
可是当今社会给予孩子的包容已经越来越高,“未成年”这三个字已经变成了一种保命符。
可是法律是维护社会的秩序,而不是给犯罪者开绿灯,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羁押”,犯罪者的处罚始终有结束,释放的那一天,但是他们心中的恶念能否一直被关在牢房中,这一点让人们始终抱有怀疑。
人性的定义,就如尼采所说: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子。也就是深渊上方的绳索。走过去危险,停在中途也危险,颤抖也危险,停住也危险。
图|网络
2025-04-26 18:36:43
2025-04-26 18:34:27
2025-04-26 18:32:13
2025-04-26 18:29:58
2025-04-26 18:27:44
2025-04-26 18:25:28
2025-04-26 18:23:14
2025-04-26 18:20:59
2025-04-26 18:18:45
2025-04-26 14:08:45
2025-04-26 14:06:31
2025-04-26 14:04:16
2025-04-26 14:02:01
2025-04-26 13:59:46
2025-04-26 13:57:31
2025-04-26 13:55:17
2025-04-26 13:53:02
2025-04-26 13:50:48
2025-04-26 13:48:33
2025-04-26 08:18:04